当地时间5日,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部分成员国举行线上会议,最终信钰证券,与会的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的代表决定,自8月起日均增产54.8万桶原油。
△路透社报道截图
根据欧佩克发布的声明,当前全球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石油市场基本面保持健康,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为本次增产提供了支持。
根据安排,截至8月,“欧佩克+”自今年4月以来已累计增产至每日191.8万桶,距离全面退出日均220万桶的减产协议仅剩28万桶。此外,阿联酋还将被允许额外每日增产30万桶。
外界普遍认为,部分成员国此前产量高于配额,引发部分坚持履约国家的不满,也是推动本次统一增产的重要动因。
△彭博社报道截图信钰证券
资讯多一点:
“欧佩克+”由12个主要欧佩克成员国以及10个主要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这些国家共同合作调节石油生产和定价。
2023年11月,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八国宣布了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此后减产措施多次延期,并于2024年12月延长至2025年3月底。
2025年3月,八国决定自4月1日起逐步增加石油产量。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截图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代表透露,“欧佩克+”将在8月3日举行的下次会议上考虑9月再增加约54.8万桶的日产量,这将让2023年宣布减少的日均220万桶产能全部得到恢复。
“欧佩克+”增产之际,市场普遍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出现供应过剩,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2025年已下跌8.5%。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专访时表示,尽管增产可能会带来国际油价下行,但是,增产体现了“欧佩克+”从非“欧佩克+”产油国手中夺回市场份额的决心。
受以色列和伊朗冲突等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国际油价一度超过每桶78美元。非“欧佩克+”国家都在增加石油产量,这会挤压“欧佩克+”产油国的国际市场份额。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全球石油库存每天在以100万桶的数量增加。一是因为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带来的需求减少,更主要就是非“欧佩克+”成员国在扩大产量。
石油供给的增加,势必带来油价下跌。尽管目前国际油价接近每桶70美元,跌至2021年的水平,但是仍有下跌空间。在需求没有大幅增长,同时关税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欧佩克+”成员国增加产量,会让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一段时间。除非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油价才会反弹。
素材来源丨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阮佳闻朱宛玲杨卓英信钰证券
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